核桃资源丰富、成本低,有利于规模化量产
使用生物质核桃壳制备的硬碳,大幅降低原料成本
有效解决大理当地核桃壳资源的再利用问题
0755-2721 2506
成本高
工艺复杂
云南省、大理州、永平县核桃资源丰富,种植面积分别为4306万亩、1015万亩和160万亩。其中,云南省和大理州每年分别产生57万吨和25万吨核桃壳废弃物。
寒暑科技通过使用生物质核桃壳制备的硬碳,在大幅降低原料成本的同时,还可以有效解决大理当地核桃壳资源的再利用问题。按云南省和大理州年产57万吨和25万吨核桃壳计算,硬碳年产值可达65亿元和29亿元。
寒暑科技计划依托云南厚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一期工程,利用核桃食品加工中核桃壳出料区东侧场地,开展生产工作;利用一期工程西侧场地,用于新能源新材料研发工作。
目前,本项目已完成规模化试制,硬碳材料单次产量100kg。
与日本可乐丽硬碳性能相当
首次库伦效率超过88%
钠离子不易嵌入石墨层间结构,因此钠离子电池负极不能使用石墨,必须使用硬碳材料
负极放电容量300mAh/g
使用无烟煤和酚醛树脂制备的硬碳材料,工艺复杂,不利于商业化应用
钠离子电池负极硬碳材料原料主要为无烟煤和酚醛树脂,原料成本高
材料限制
钠离子电池,是一种二次充电电池,充放电原理、制备工艺与锂离子电池基本相同。但是钠离子不易嵌入石墨层间结构,因此钠离子电池负极不能使用石墨,必须使用硬碳材料。然而,当前负极硬碳材料主要以无烟煤和酚醛树脂为原料,成本高、工艺复杂,不利于商业化应用。寒暑科技通过利用生物质核桃壳成功制备出适合钠离子电池负极使用的硬碳材料。
经宁德新能源、广州鹏辉等新能源头部企业测试,寒暑科技研发的生物质硬碳材料作为钠离子电池负极,放电容量300mAh/g,首次库伦效率超过88% ,电化学性能与日本可乐丽硬碳性能相当。生物质硬碳材料应用于钠离子电池负极,具有明显优势,加之钠资源丰富、成本低廉、环境友好等特点,钠离子电池有望在未来智能电网储能、低速电动车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2022年8月19日,寒暑科技于云南成立云南硬碳科技有限公司,主营生产钠电硬碳材料。同年11月15日,永平县新能源电池先进电极材料项目开工奠基,硬碳项目正式落地大理。
首次库伦效率高
电化学性能强
放电容量高
可规模化量产
环保
成本降低
工业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