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新闻

Company News

全球第一款石墨烯产品上市,是实力还是噱头?
来源: | 作者:pro05c555 | 发布时间:2016-07-20 | 1480 次浏览 | 分享到:

7月8日,世界首款石墨烯基锂离子电池产品在京发布。专家认为,该产品的研发成功,彻底打开了石墨烯在消费电子锂电池、动力锂电池以及储能领域锂电池的应用空间


首款石墨烯基锂离子电池产品由上市公司东旭光电的子公司上海碳源汇谷推出,并命名为“烯王”。该产品性能优良,可在满足5C(单位时间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1A等于1C/s)条件下,15分钟内充满4800mAh,实现快速充放电,可在-30~80℃环境下工作,电池循环寿命高达3500次左右,充电效率是普通充电产品的24倍,可适用于移动能源、汽车动力电源、启停电源、无人机产品等。


实际上,锂离子电池充放电速度是由锂离子在电极中的传输和脱嵌速度来决定,石墨烯具有优异的电子和离子传导性能及特殊的二维单原子层结构,可在电极材料颗粒间构成三维电子和离子传输网络结构,石墨烯材料如果能成功的应用在锂离子电池中,可大幅度提升锂离子电池充放电速度,实现电池技术的巨大突破,并将推动新能源产业实现跃进式发展。


据东旭集团董事长李兆廷介绍,上海碳源汇谷是一家专注于石墨烯规模化制备、应用技术开发的高新技术企业,也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可实现低成本、高品质、单层石墨烯规模化制备(年产量达吨级)的企业。其中试生产线制备的石墨烯单层率超99%、纯度高达99.9%。


‘烯王’的落地开启了石墨烯在能源领域的应用时代。”东旭光电投资负责人、上海碳源汇谷董事长王忠辉表示:“该石墨烯技术是石墨烯在锂电池应用史上的一次革命性突破,是石墨烯业界翘首以盼的真正的杀手级应用。”


国务院参事、原国家能源局局长徐锭明表示:“从长远看,未来能源不取决于对资源的占有,而取决于能源高科技的突破。东旭光电在石墨烯基锂离子电池方面已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率先进入了石墨烯应用领域


上海碳源汇谷首席科学家郭守武教授表示,此次发布的石墨烯基锂离子电池技术不仅解决了锂离子电池的快充问题,还突破了国际上对“碳包覆磷酸铁锂技术”的技术封锁


不过,业内对于东旭光电的这款石墨烯基锂离子电池产品也存在不少争议。“这个还不是颠覆性的技术”,中国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李义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东旭光电推出这款产品还是停留在锂电系列,距离石墨烯电池还有很长的一段距离。不过,李义春认为,石墨烯使该款产品的充电速度大幅提高,还是具有一定的市场价值的。

“噱头”大于实用?

据东旭光电在产品发布会上的介绍,这款名为“烯王”的产品是世界首款石墨烯基锂离子电池产品,也是东旭光电推出的第一个直接面向消费者的石墨烯产品。该产品的石墨烯基锂离子电芯主要为18650圆柱电芯,正极采用石墨烯/磷酸铁锂复合材料


“目前东旭光电推出这款产品还是停留在锂电系列,不过这是目前为止石墨烯在里面起作用最大的一款产品,”李义春对记者表示,“石墨烯最基本的应用就是在导电添加剂领域,这会提高整个产品的性价比。这次东旭光电推出的产品充电速度大幅度提高,石墨烯发挥了很大作用,但是这个还不是颠覆性的技术。”


李义春同时表示,一般的锂电池快速充放电会对电池造成一定的损耗,而东旭光电的产品不仅实现了快充,使用寿命也延长了数倍,从市场性来说,还是具有一定的价值。


但在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副研究员刘冠伟博士看来,石墨烯用在电池,尤其是锂电池方向是错误的。“这是一条错误的路线,真正电池工业圈的人根本就不关心石墨烯。”他认为,在锂电池应用中,石墨烯主要起到两方面的作用:一是用作导电剂,二是可能做电极嵌锂材料,这两者都是在和传统的导电碳/石墨竞争。石墨烯只有在理论上能够提高充放电速率,而对于容(能)量的提升基本没有任何帮助,其噱头意义远大于实用价值。而且石墨烯材料本身纳米材料的高比表面积等性质与现在的锂离子电池工业的技术体系是不兼容的,应用的希望十分渺茫。


对于东旭光电推出的这款石墨烯基锂离子电池,刘冠伟对记者表示:“这对电池界没什么影响,用的基本还是非常老的TOOLD的技术。”其在知乎专栏上撰文指出,在东旭光电这个石墨烯基锂离子电池中,石墨烯仍然就是一个磷酸铁锂的添加剂。“18650电池-石墨烯/磷酸铁锂复合材料,其实还是我们最常见的几个东西,组合了一下。”


刘冠伟认为,上述性能数据看上去很优异,只是因为其对比的是常见的消费电子产品里的电池而已,这些电池本来也不是为了快充和寿命导向设计的,大多是体积能量密度导向。


而王忠辉则向记者表示,从技术上讲,上述快充只是电池使用的第一阶段,在实际应用中使用完全没有问题,并且东旭光电也已经掌握了10C充放电技术,下一代产品将适时推出。


产业化如何落地?


除了性能和技术备受争议外,东旭光电在发布会上没有披露其石墨烯基锂离子电池的具体成本价格和量产时间表,这也是外界质疑其“炒概念”的一大焦点。


记者了解到,一直以来,资本市场上对石墨烯概念热炒不断,除了东旭光电外,包括烯碳新材、南都电源、锦富新材、中天科技、正泰电器、方大炭素、中泰化学等公司先后涉足石墨烯概念,但目前却均未能实现批量化生产


对此,王忠辉向记者表示,东旭光电的这款石墨烯基锂离子电池产品预计在9月份实现量产,但价格目前还不便透露,一切以最终的上市价格为准。


李义春向记者表示,去年整个石墨烯产业销售大概有5~6亿元,锂电领域约占2亿元左右,但基本还是以导电添加剂为主的低档次应用,真正高端、革命性的应用还没有实现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研究报告也指出,石墨烯产业最大的瓶颈在于没有形成完整的、成熟的产业链上下游,石墨烯研发制备企业和下游应用企业脱节。目前石墨烯仍处于产业化初期,尚未完全实现石墨烯的规模化应用,对石墨烯产品最大的需求市场仍然是科研院校和少量生产厂商,大部分石墨烯企业目前仍无法找到稳定的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


尽管如此,东旭光电依然坚持要在石墨烯领域深耕。王忠辉向记者透露称,石墨烯产业已经被列为东旭光电战略发展的重要一极。公司的近期目标是成为全球率先实现产业化突破的石墨烯制备和应用企业,远期目标是要打造世界超一流的石墨烯制备和应用企业。